中国绿色时报10月29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开展林改工作一年多来,创新思路,以和谐林改为立足点,坚持把林改工作打造成尊民意、促民主、惠民生、得民心的四民工程,激活了林农合作组织,使林业及林下经济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尊民意,确保林农支持林改林改是一项新工作、新工程,复杂而繁琐,必须尊重民意。林改开展以来,藤县投入宣传经费100多万元,通过召开县、乡镇、村组会议,以及利用林改政策知识上舞台、上网络、编诗词、进挂历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改惠民政策。
据统计,藤县召开各类林改会议580多场次,派出宣传车500多车次,举办林改文艺晚会20多场次,上网宣传林改新闻150多条,印发林改诗词简报、挂历2万多份,出版宣传专栏300多次,挂出横幅500多条,印发《致农民朋友一封信》30万份,为林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声势,使群众充分了解林改、全力支持林改、积极投身林改,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支持度和参与率。促民主,确保改革规范有序藤县严格执行林权现状调查摸底结果公示、林权外业勘界结果公示、林权登记发证公示、村组林改方案公告的三公示一公告制度等工作程序,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让群众放心、满意。坚持和谐调处纠纷赢林改。藤县把流动法庭和村中具有较高威望的四老(老党员、老队长、老村干、老教师)调解队整合起来,主动及时为群众调解处理林地纠纷。
林改期间,全县林农已申请林权纠纷156宗,结案149宗,结案率为95.5%。全县21.3万林改农户,86.6万农民在林改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宗因林改而上访的案件。东荣镇坡头村村民何源志说:要不是林改工作队员这么深入细致做工作,我家20多年的林地纠纷根本无法解决。惠民生,确保林改见实效藤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使林改工作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惠民工程。
林改后全县成立了与林下种养相关的专业合作社30多个,带动了近10万农民发展林下立体经济。据统计,2009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为4.0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4%,林农人均纯收入由林改前的3785元提高到4065元。藤县引导林业龙头企业与林农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由林农提供林地资源,公司提供技术和资金,共建工业原料林基地。
例如,广西理文公司等15家驻藤造林公司林改后纷纷加大租赁林地力度,追加投资。2010年上半年各造林公司共投资9000多万元,其中,造林5.8万亩,投资4000多万元;修建林区道路480公里,投资5000多万元。
林业龙头企业的投入极大改善了林区的交通条件,山区林产品销售开始活跃起来。全县林农出租林地所得租金及销售林产品收入年均1.2亿元。
此外,藤县还成立了广西第一家林业产权交易所,为林农利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提供了平台。目前,全县金融机构已办理林权抵押贷款4965万元。
塘步镇森村村民成志感慨地说:林改政策好呀,林权证可以抵押贷款,我们农民得了实惠,耕山致富更有奔头了。得民心,确保生态得到保护藤县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扶持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鼓励造林者,藤县县财政在2010年投入500万元作为非工程项目造林经费,补助面上造林。
2010年上半年全县共造林8.6万亩,其中,珠防林工程造林1万亩,配套荒山工程造林1.5万亩,绿色通道工程造林1.5万亩,创建森林城市、迹地更新造林4.6万亩。2008年、2009年、2010年上半年,全县人工造林分别是5.8万亩、7.2万亩、8.6万亩,年平均增长达22%。
目前藤县森林覆盖率从林改前73.7%提高到74%,生态环境大大改善。藤县林改主体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在今后开展林改配套改革中,藤县将引导林农建立各种产、供、销合作组织,让林农种得放心,种出规模、种出效益。
本文来源:神彩vll-www.touhuiying.com